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各科临床 > 信息
编号:185255
风疹的中医治疗3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7月16日 网易
     2.邪热炽盛型:

    症状:周身散在斑丘疹,疹色鲜红或暗紫,壮热口渴,烦躁易惊,小便短赤,唇干便秘,舌红苔黄厚,脉数,指纹紫。

    治则:清热解毒,凉血透疹。

    方药:透疹凉解汤加减

    桑叶、薄荷、银花、连翘、大青叶、牛蒡子、蝉蜕、紫草、赤芍、丹皮、生地。

    加减:若壮热口渴较甚者,加生石膏、天花粉以清热生津;大便秘结者,加大黄泄热通便;头痛较著,加菊花、钩藤祛风止痛;枕部淋巴结肿痛者,加元参、浙贝母、夏枯草散结止痛;若邪热内舍心营,伤及气阴,症见胸闷,乏力,心悸,烦躁不宁,舌红脉细者,加用紫雪散、生脉散(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)等。

    验方单方:

    风疹轻症:

    1.板兰根10克,水煎分3次服。

    2.芦根30-60克,竹叶心30克,煎水代茶,频服。

    3.银花10克,甘草3克,板兰根30克,僵蚕10克,煎汤代茶饮。

    4.菊花15克,蝉蜕、甘草各5克,煎水代茶饮。

    风疹初起发热恶寒:

    散疹茶:生地9克,苍术3-6克,茶叶1-3克。将苍术、生地加水煎,并以沸药汗冲泡茶叶于杯内,每日1剂,不拘时慢慢饮服。至全身汗出为止。

    风疹皮疹作痒,烦躁不宁:

    银蝉散:金银花3克,蝉蜕3克,甘草1克,竹叶1克。为散,用沸水冲泡10分钟,不拘时饮服。

    外治法:

    1.取枯矾适量,研为细末,投入热酒中和匀,用棉球蘸酒搽患处。适用于小儿风疹作痒。

    2.鲜地肤子、鲜苍耳子适量,加水煎汤,搽洗患处。适用于风疹作痒。

    针灸疗法:

    1.体针:

    取穴:肺俞、列缺、曲池、合谷、大椎。

    操作:肺俞向阳花脊柱斜刺1寸,施捻转泻法;列缺逆经斜刺0.5-0.8寸;合谷、曲池直刺1寸;大椎直刺0.5寸,均用捻转提插泻法。

    2.耳针:

    取穴:神门、肺、枕、屏间、下屏尖。

    每次选2-3穴,局部消毒,用毫针强刺激,留针40分钟,每10分钟行针1次,每日或隔日1次。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穴位。

    预防: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预防孕妇患风疹,以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,妊娠4个月以内若患风疹应终止妊娠。

    小儿尤其是女孩1岁以后及易感育龄妇女应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。

    (摘自:人民健康网), http://www.100md.com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导医指南 > 中医百科 > 中医内科